王茂非常害羞,喜欢在说话时脸红。 在同学的眼里,他是一个不贪心的人,只要没有上课,王茂就会跑回家,进入他的小屋“摆弄”他的发明。 四年来,王茂“摆弄”了6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发明专利。
2007年,王茂和他的父亲王慧勇共同发明了“厌氧菌培养装置”,该装置已成功申请了专利,现在该发明已正式投入生产。 它速度快,成本低,使用方便。 它被呼和浩特和包头的主要医院采用。
高中学习的强度使王Wang的视力继续下降。 在办公桌旁长期学习期间,他如何保护视力? 王茂对父母隐瞒了父母,开始研发桌椅以预防近视。 经过研究,他发现市场上的学习桌椅只会增加桌面的倾斜角度,因此他想在这种桌椅的基础上进行创新。 什么样的光适合眼睛阅读? 王Mao想到了很多方法,经过无数次试验,终于找到了一种消除彼此光源的方法。 正确的坐姿对预防近视也很重要。 王茂在桌椅上增加了固定带。 这样,完成了近视预防桌椅的翻新。 这个小发明花了王茂半年。 2004年8月,王茂开始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。
此事件使他的父亲王慧勇改变了最初的观念,他发现儿子的确是发明的良种。 那天父子俩聊了很久,从那时起,王茂就得到了父亲的理解和支持。 2005年10月19日,王茂凭借这款防近视桌椅获得了他的第一份专利证书。
密封问题已经解决,但王茂面前面临着一个新问题:如何确保运输过程中厌氧菌的安全? 王茂读了很多书,学到了很多知识。目前,该领域使用的大多数运输设备都是通过试管口插入的,但是对于厌氧菌来说,少量的氧气可能会导致厌氧菌的灭绝。 王茂注意到试管上有一段空气柱含有细菌。 他必须找到消除这种潜在危险的方法。 抽空内部空气的物理方法太麻烦了,王茂想找到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目标。 一天,一个念头突然在他脑海中闪过,化学方法呢? 在高中打开化学书时,他找到了答案。 他从市场上购买了一些化学试剂,经过多次尝试,他最终选择了一种既不会影响细菌生长又会消耗试管中氧气的试剂。 2008年,王茂在父亲的帮助下,成功开发了厌氧菌运输装置和厌氧菌检测装置,用厌氧菌培养装置形成了一系列产品,并获得了一项发明专利和两项实用新型专利。
在“合作”阶段之后,父亲和儿子似乎彼此密不可分。 在合作过程中,父子兵互相帮助,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。 2007年,王慧勇开设了一家小工厂,将“厌氧菌培养装置”的专利技术转化为产品。 经过一年的运营,这家小工厂已经达到了收支平衡,并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盈利。 “父亲和我发明的厌氧菌培养装置在综合医院使用类似设备可节省30%以上的时间,无需从国外进口辅助设备,为医院节省超过120万元。 用过的。” 王茂说。 现在,南部的几家医院已经与父亲商定了购买计划。
更多品牌专营项目,请点击输入:http://item.959.cn/